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

自創時間管理工具 Times Management Tool: Hours Slice

今年9月13公司教育訓練主題是時間管理,接觸了一些時間管理工具,近兩月研究了幾篇文章、書籍,並同幾位好友聊了彼此的時間分佈,也有許多有趣的結果。曾聽過一個說法:「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上班族的命運」,身為一個朝八晚五的上班族,固然在自己的工作要努力充實專業,但自己每日最自由的人生時段,如何應用,應該是很重要的課題吧?

最近閱讀了富朋友與怪老子的部落格與書,發現他們利用excel發揮了許多記帳與財務上的用途,既然自己也想知道時間的流向,不妨效法,試試做個檔案協助時間管理。

首先,我將記帳的概念抓進來,要把金錢管理做好,自然必須要有足夠的正確記錄以檢討;要將時間管理做好,必當檢視過去,自問「我的時間利用狀況如何?」。心裡有數之後,再作為未來規劃基礎(我應該如何安排我的時間),甚至設定指標計算達成率。

因此,第一步就是建立足夠的時間紀錄,我的理念是將一天切成24小時,記錄過去的每小時我做的事(就像記帳需記錄每一筆支出),雖然時間的最小單位不是小時,但考慮操作效率,我選擇就用小時為記錄單位。

於是,excel檔案的最左欄會是每天的00:00至隔天的24:00,最上一列會是當月的第一日至最後 一日,如下圖,一天會有24個欄位,11月的話則會有24×30=720個欄位要填。


下一步,是將自己在那個小時所做的事,逐一輸入對應的儲存格,只要時間不要拖太久(我個人建議是一天一次就好),應該都能記得那個小時「主要」在做什麼,這樣的動作重複幾次之後,就可以檢視過去N個小時(天),我做了些什麼事。

為了輸入的方便,我設計了下拉式選單,而選單內的選項可以自己設計及安排,這也有助於後續的分析統計。

這些清單選項,都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增加/修改,內容在於「主頁」這另一個活頁簿,我共設計了「個人目標、能力培養、家庭朋友、生命心靈、休養生息、例行項目」六個區塊,將清單內容根據自己的生活現況稍做修改,應該就能調整成適合自己的項目。

「主頁」這個活頁簿主要是協助自己,檢視平常的行為模式,並產生能適合自己生命歷程記錄的主要項目。在公式上,我也設計成可以即時觀察各項時間分配結果的百分比。

但這個檔案最重要的動作,仍是回到各月的活頁簿,將當天每個小時的最重要活動填入欄位。時間一長,就能累積許多的記錄,並且於後檢視,像這樣:

為了讓檢視的這個動作更有效率,我拉出一個圓餅圖,自動地將主要的六大項目作成紀錄,如圖:


眼尖的朋友應該會發現,圓餅圖裡頭並不包括睡眠,因為上班族生活的三分法,不外乎是「工作、睡眠、下班生活」,而影響上班族人生最甚的,就是這「下班生活」的利用效能,故我將睡眠與工作,都隔離於這個PIE CHART之外,更能體會這段時間的利用現況。

長期而言,就可以一目了然,知道自己究竟把時間「運用」或「浪費」在哪裡,至於如何讓時間管理更好以達成目標,就靠另一部份的真功夫囉!

兩點補充:

1.我曾經想要把1小時的區間改成半小時,但試了之後,發現這樣每天要花兩倍的時間填這個表格,雖然數據量多了,但是效率卻變差了,但整體考量,我選擇放棄數據,追求效率。

2.一個excel儲存格只能填入一件事,但單一個小時可以做很多事,例如花20分鐘洗澡,再花20分鐘開車出門,最後20分鐘跟朋友吃飯,當然,為了把握時間,我也可以將這三件事情一起做(似乎有點難度)。總之,只要主觀選擇那一個小時完成的「最主要的事」填入儲存格就好,自己的時間管理工具,帶有一點主觀,也是很合理的。

由於FB無法直接上傳檔案,所以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直接向我要檔案,更期待你的回饋,能讓這個草案版本更好。更歡迎累積一段時間之後,我們一起在不涉隱私的前提下,討論下班後生活的規劃,而且將這個檔案稍作修改後,在目標管理上,也能給予一定的正面效果。

Finally, 與大家分享上課時講師分享的一句話:





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.      Socratesin Plato, Dialogues, Apology.

未經反思自省的人生不值得活-蘇格拉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